研究之外的電影隨筆

--

Photo by Noom Peerapong on Unsplash

不久前,畢恆達老師的一篇臉書貼文吸引了我。
不,更精準來說,大部分他的發文都吸引了我。

「多看電影,可以增加研究者的敏感度,累積研究者的分析素材;而評論一部電影,需要用證據(鏡頭)來支持作者的論點,事實上與撰寫學術論文無異。對研究生而言,看電影不是純然的休閒,而是寓研究於休閒。」

是深有同感的,特別是當某一部上映的電影作品又開始被議論時,我便會好奇,他到底踩到了哪些線?自媒體盛行,大多時候透過友人的轉載,得知道的是一項已被形塑的概念,例如XXX電影很「 」(括號自行帶入)。可我並沒那麼容易被說服,總會反問他一句,「那你看過嗎?」

我始終認為諸多電影的存在,是包裹著拍攝者、編寫者、演出者對特定議題的關懷,我首先要先去看他如何詮釋,為何這裡要先處理這顆鏡頭?後面的人為什麼也被拍進來了?才能歸結去下評論,如只是看見黑影就開槍,總覺得像極了作業死線前隨便從指定閱讀中撈一小段裝作自己讀完整篇文章一般。

先前看的許多電影,都很少被我記下來,除非印象極為深刻,否則大多僅被封鎖在Netflix的清單之中,也鮮少被我再寫些什麼。每次看完電影,都跟女友說,我想要動筆寫點什麼,但都食言而肥。

就從這裡開始吧。

--

--

簡子涵(後山喵)

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在學。偶爾寫詩,寫寫生活瑣事,興趣廣泛到會讓指導教授討厭。現為花蓮地方青年組織洄萊啟程成員,校園媒體《東華學聲》共同創辦人。理想是有一天能將自己的文字整理成冊,教人不教書。https://www.facebook.com/Iamcrazyjazz